豆瓣的10萬用戶定律 用戶價值與商業價值

  每個公司的節奏和階段目標不一樣,豆瓣的幸運之處在於一直能用自己的節奏來做事,能一直將用戶價值放在首位。

  有人說豆瓣是一傢慢公司,其實我們並沒有故意要慢。為什麼會給人這種感覺?

  豆瓣的模式沒有可參考樣本,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摸著石頭過河。創新產品實際上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包括體會新模式的時間成本,要多花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將模式穩定下來,之後再進入一個健康成長的階段。這段時間你自己在折騰,在試錯、觀察,可外面看起來似乎什麼都沒發生,好像很慢。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在看很多新模式,可成長決定於用戶本身的規模,也決定於團隊的能力以及經驗。

  用戶價值大於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毋庸置疑當然是重要的多數人眼中的用戶體驗,更多是功能設計層面上,可豆瓣不止於此,在用戶體驗上非常註意,甚至定義為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後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用戶體驗確實可以一直很好,一個用戶他今天很爽、明天也不錯,有可能半年之後、一年之後也沒改變,可忽然有一天他就不來瞭。

  很多產品確實如此,用戶說挺好,可也會玩膩,或者會有更新更酷的產品去滿足他。豆瓣沒有發生過江禮坤大規模的類似情況,可這個問題和我們最早做豆瓣的初衷有關。我們意識到用戶體驗其實有個更深層次的部分,並把它定義為用戶價值。

  所謂用戶價值,就是你長期來看到底給人們帶來瞭什麼價值,說穿瞭也就是你是不是有用。這將決定用戶在兩三年後還用不用你的產品。因此我們最早定義豆瓣的時候,它首先應該是有用的,其次才是用戶體驗。

  對豆瓣而言,發展過程和用戶需求是一致的。每個新功能都有最佳用戶體驗的方式去優化它,而它又和用戶價值黏合得很好。

  回過頭看豆瓣的幾個節點,有的是算法,有的是社會服務、社區,我們一直不斷擴大可以提供的范圍和深度,公司一直往前走。我們不會受到每年新的產品形態的沖擊和影響,因為從長遠看,我們保證價值一直是在擴大而非縮小。

  10萬用戶定律

  我一直非常一廂情願地、自作多情地將用戶所有的稱贊和責罵都認為是對我們的關愛。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也確實需要非常強大的內心。

  用戶的意見永遠是要聽的,但你聽並不等於馬上要變成行動。因為用戶不是產品經理,他們大多數時候並不能非常有邏輯地將他們的需求表達出來,直接照做會產生很多問題。

  比如說豆瓣的廣播,它為每個用戶羅列出好友的行動更新,有很多用戶反映,要求增加一個隻看推薦的功能。為什麼?原來是因為用戶的廣播裡有大量的圖書、電影、音樂收藏的更新,讓他的屏幕被刷得很厲害,而這些又不是他關心的信息。他需要的不是一個新功能,而是把有用的信息篩選出來。意識到這一點後,我們發現最需要做的並不是直接看推薦,而是怎樣減少圖書、電影的刷屏。

  因此我們不僅要用耳朵去聽,還要用心去感受,要發現背後是什麼,用戶有時候罵你有他的道理。

  有一點很有意思,在產品非常小的時候,用戶不多,這時候獲得用戶反饋非常直接。可是當用戶越來越多,達到100萬、1000萬的時候,這樣的過程就會有很大問題。

  我把它總結為10萬用戶定律:當用戶數超過10萬,產品直接獲得用戶意見的渠道就失效瞭。在這麼大的用戶基數上,如果有1%的用戶對你不滿,其中又有1/10的用戶表達出來,這就意味著天天有100個用戶在罵你。那種感覺就是鋪天蓋地的罵聲,而你沒有辦法分辨到底是100個人還是1萬個人在罵,它可能是一個很小的比例,但你已經無法去衡量。所以直接反饋之外需要采用別的方式,比如用數字說話,量化分析。這時候就要求你不能被動地坐在那兒聽,你需要采取更主動的方式去得到真實的反饋。

  一兩天留住用戶容易,你靠什麼三年五年留住他們呢?所以,有的時候需要在短期用戶體驗上有取舍。用戶不會想得很遠,如果你滿足瞭他們的短期需求卻給長期使用帶來損害,當錯誤釀成,用戶都走瞭,你不可能再去找當初給你提意見的用戶算賬。

  豆瓣不運營

  社區或社交,這個概念現在有點被用爛瞭,它其實含義非常廣。不算阿爾法城,豆瓣內部將小組、小站、線上活動看做我們的社區,而它的運營原則也非常簡單:我們不運營。

  我們一直在招社區運營經理,很多人感興趣,我們就來談,可談瞭半天後發現,我們自己都不太清楚找的人需要來做什麼,因為到現在為止,豆瓣社區裡通常意義上應該運營來做的事情,我們都是用產品手段來表達的。

  比如我們要解決一些問題、做一些引導或推動一些事情,都會通過把某個按鈕從上面移到下面這樣的方式實現,社區首頁都是算法自動算出來的。我們從來不在社區裡做話題或炒作的事情,到現在為止,整個社區沒有一個編輯。

  社區本身的產品形態通常比較簡單,豆瓣本身一步步做起社區,產品本身和其他社區沒什麼太大區別,所以重點並不在產品形態上。

  早些時候,我們追求內容和質量,不想內容太水,我們怎麼做呢?很多公司會做運營,讓編輯將好的內容提出來,可是豆瓣卻沒有走這條路。我們在剛開始設計時,小組的核心是一個可以發帖、回帖的小論壇,可是將回帖的按鈕放在瞭所有內容的最後,而不是在主帖後面當用戶回復時,就需要先看完所有回帖再去回復,而不是立馬回復主帖。

  這顯然有時候會給用戶帶來不方便,從用戶體驗上來講可以說並不是最佳選擇,但長遠來說,它能夠保證這個社區的內容質量,並因此保證用戶價值,所以其實它是成立的。這是一個取舍問題,也是豆瓣從產品出發的社區運營思路。

  用戶價值與商業價值

  社區本身的生態環境很復雜,裡面有著各種各樣類型的用戶與五花八門的訴求。以前我們做過一個調查,豆瓣所有功能裡你最喜歡哪些?在最後結果裡,前10名竟然有一個是廣告用戶說喜歡廣告。我們覺得很開心。

  這又涉及到用戶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關系。我一直不覺得二者間有本質的沖突,邏輯是這樣:當你隻看用戶體驗不看商業時,其實容易產生沖突,可如果豆瓣能產生足夠的用戶價值,對用戶的實際生活有幫助,用戶價值自然會成為商業價值,你分享其中一小部分就好瞭。

  所以,如果產品隻有好的用戶體驗,卻沒有好的用戶價值,做商業化就會非常困難,當商業化的東西傷害瞭用戶體驗,這兩件事就無法調和瞭。豆瓣做的事對江禮坤用戶有很多價值,用戶每次在豆瓣上發現一本書,他決定要買的時候,豆瓣就不僅給瞭他價值,也給出版這本書的作者和出版社產生瞭價值,給書店產生瞭價值,這就是豆瓣產生的商業價值。它是從無到有產生的,因為用戶不用豆瓣也就不會發現這本書,更不會去買。這個功能不是惡性的廣告,本質上來講它有支撐點。

  另外,每個公司的節奏和每個階段的目標會不一樣,豆瓣的幸運之處在於我們一直能用自己的節奏來做很多事情,能夠一直將用戶價值、用戶體驗包括用戶規模放在首位,商業化跟進就可以瞭。當商業化自然地跟上時,它其實很容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對用戶體驗的損害其實並不大。

  我甚至經常覺得我們的廣告是內容的一部分,它幫助我們定義豆瓣的品牌,幫助用戶去找到一些挺好玩的東西。長遠來說,豆瓣也會有廣告之外新的商業模式,時候到瞭它自然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