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日中天的Facebook八年內將消失

  如果紮克伯格聽瞭這個命題一定心裡不是什麼好滋味,因為即將IPO路演並上市的Facebook正如日中天,怎麼突然就有人談到其消失的問題?然而,有人說瞭,且來自著名的雜志《福佈斯》網絡版.

  一、《福佈斯》給出的新預測

  近日,美國《福佈斯》網絡版發表署名埃裡克傑克遜(Eric Jackson)的文章稱,由於互聯網領域的新老企業之間存在根深蒂固的差異,因此當新模式出現時,老企業完全無法適應新趨勢。這不僅可以得到理論支持,同樣有史為證。所以,谷歌和Facebook很有可能在未來5至8年內徹底消失。

  當然,文章稱,這種徹底消失並非指破產,而是MySpace式的消失。每誕生新一代科技企業,上一代企業似乎都難以適應最新變革。Web 1.0公司擅長聚合數據,並以門戶模式展示出來。等到Web 2.0崛起時,社交關系的魅力大增。然而,Web 1.0似乎永遠無法抓住社交網絡的精髓,因而難以充分利用用戶的背景信息。2010年以後誕生的社交企業則有著截然不同的世界觀。這些企業將手機視為他們應用的主要平臺(有時甚至是獨傢平臺),他們甚至從未想過推出網站。在他們看來,移動應用今後幾乎會徹底取代網站。

  我們也許還在等待Web 3.0,但這位作者給出的結論:Web 3.0永遠不會誕生,因為Web已死。看到這個,不知你的心情能否平靜?反正至少我起瞭波瀾。

  文章還指出,Web 1.0企業曾經努力適應社交網絡,但卻未能成功。去年上線的Google+業已淪為鬼城。由此看來,Facebook要融入新趨勢,恐怕也並非易事。組織生態學傢提出瞭退化責任(liability of obsolescence)的理念:隨著時間的推移,組織賴以生存的產品戰略,將越來越難以適應他們所處的環境。這很可能成為我們解讀當今世界的一種有效理論。

  作者強調:歸根結底,今後5至8年將成為無比動蕩的年代。谷歌和Facebook很可能也將淪為空殼,甚至徹底消失。

  二、八年內Facebook會消失嗎?

  我將這篇文章看瞭好幾遍,不斷地在腦海裡思考甚至想像:谷歌和Facebook消失後互聯網世界會怎樣?但想想,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世界什麼事一定不會發生?

  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預測哪些新生力量會粉墨登場,我們無法確認誰會從天而降,卻取代谷歌與Facebook等這些現在看起來的互聯網大塊頭。然而,確實,曾經的Yahoo、MySpace已經日見衰敗,曾經的諾基亞頹勢盡顯,曾經的微軟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尚處於不三不四的位置。

  由此,我想到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克萊頓克裡斯滕森所著的《創新者的困境》一書中提出的觀點:創新者的困境主要是指一些大公司在面對某些類型的市場和技術的變化時,無法保持其在各自行業中的領先地位的原因。

  恰好,在某網站關於《創新者的困境》的討論中,就提到瞭Google的創新者困境及Flickr未打造出Instagram原因:創新者的困境,不久也許大傢要討論Facebook的創新者困境。其實,主要還是破壞性創新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之所以講破壞性創新難,原因正如《創新者的困境》的作者所言:每種行業中的任何企業都是在某種力量的支配下運行的,這種可以稱為組織性質的規律的力量嚴格限定瞭一個企業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當企業的管理人員完全被這些力量所控制時,他們在面臨破壞性技術時就可能把企業搞砸瞭。

  上述《福佈斯》文章的作者就提到:未來的谷歌們和未來的Facebook們或許尚未誕生,但屆時,當今的Web 1.0和Web 2.0企業或許將完全淡出我們的視野。財富將由勇於創新的企業創造。想要擁有未來,就必須創造未來。這並非遙不可及。

  三、國內哪些企業會步其後塵?

  談到國外的企業,我們不禁想到瞭國內企業。國內有哪些企業存在這種消失的可能性?這雖然很難預測,但我們不得想到目前的騰訊、百度、新浪、搜狐、網易、盛大、人人、開心及優酷土豆等一大堆看起來還不錯的企業。

  以騰訊為例,馬化騰其實早就感覺到瞭危險。雖然,他前段時間說騰訊許多方面不是壟斷,或者說互聯網的所謂壟斷不同於傳統企業的資源性壟斷,聽起來有為自己辯解的重大嫌疑,但是他確實提到瞭互聯網所謂壟斷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與風險,提到不知什麼時候某個應用就會被他人取代。

  再看百度,雖然業務收入仍然不斷增長,仍然賺得盆滿缽滿,讓許多企業眼紅,但其在許多新領域幾乎舉步為艱,甚至除瞭搜索主領域外,其他的嘗試屢屢失敗。電商失敗,移動互聯網幾乎沒啥動靜,電子書見效甚微,除搜索外,隻有百度知道、百度問答及百度文庫等尚有較大影響力。然而,對新趨勢的把握仍然比較遲緩,比如,昨天想找一下APP STORE中是否有百度音樂應用,結果就沒找到,而QQ音樂應用卻有,更不用說蘋果近年的崛起就是靠音樂起傢的。

  然後看新浪,我有時說,新浪現在看起來在微博領域中獨占鰲頭,但是這不得不說是三年前新浪微博上線時的好運氣,因為那時,國內早期的微博都被關閉,國外的Twitter被屏蔽,新浪一下子攤上瞭好機會,一下子沖到瞭微博隊伍的前面,確立瞭領先地位。現在的新浪似乎都以微博為核心,但當初如果沒有這個好運氣呢?更何況,接下去,以新浪目前情況看,微博以外的機構與隊伍,會不會與微博配合與融合?微博平臺的運營中,廣告收入及電商引入模式會如何?目前還都難說。

  由於篇幅原因,其他的國內企業暫時不展開討論。簡單地看,人人網與開心網已經明顯落後於微博,網絡視頻領域總是虧損,搜狐雖有網遊、視頻等,但都不能在各領域沖到第一名,網易的網遊已不如從前,盛大遊戲已經不如從前,多數新嘗試也都起色不大,隻有盛大文學地位較牢固。總之,國內互聯網有哪個企業或哪個領域特別讓人興奮?

  當然,我不想給所有國內企業唱衰,隻是想讓大傢居安思危,時刻相著創新,別隻想著模仿或山寨人傢的東西或模式,別隻想著上市圈錢走人,別隻想著拿到風險投資後大筆燒錢這些不僅讓人BS,而且多數實事證明那都是心浮氣躁的表現與自殺行為。谷歌與Facebook尚有5到8年消失的巨大可能性,那麼互聯網企業還能整天沾沾自喜與高枕無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