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運用用戶數據去使廣告個性化

  隨著網絡的迅速普及,廣告的隨時展現已經不是一個難題。我們常講到要做精確營銷,要準確定位用戶。但你知道,過度地運用用戶數據,會讓你的廣告看起來很恐怖嗎?

  舉一個恐怖廣告的例子,有一天我打開郵箱,發現自己的大名赫然出現在側邊欄的廣告裡。心裡在嘀咕:他怎麼知道是我?他從哪裡得到我的信息的?他們有沒有順手拿走我的隱私數據呢?

  其實對大多數用戶而言,侵犯隱私可能隻是一個名詞、一種感覺。至於具體是哪些信息和數據,沒有一點點技術背景的用戶是搞不清楚的。因此會有一種矛盾心理:既喜歡個性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又擔心隱私被侵犯。也因此有很多不明就裡的人一味地反對提取用戶數據的行為。其實如果你將用戶數據運用得恰到好處,消費者會欣賞你為他們提供的服務。

  所以說,要利用用戶數據的關鍵點就是:把我們正在做的事擺到臺面上,就像現在很多餐廳把廚房的墻用玻璃代替一樣。這是InMobi的一篇文章《How to Personalize Without Being Creepy》(如何更好地運用用戶數據去使廣告個性化,而不讓用戶覺得恐怖)給出的第一條建議:坦率承認數據的來源,不要隱藏任何東西。剛開始接觸用戶數據的廣告商往往很癡迷於讓廣告看起來像變魔術一樣。其實這樣做並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個性化廣告可以做得像服務一樣,而不要看起來好像你掌握瞭很多隱私。應該公開地告訴用戶為什麼要讓廣告個性化、用到的數據是從什麼渠道獲取的。

  InMobi這篇文章還對個性化廣告提出瞭其他幾條建議:

  在已定制的條件下加入個性化廣告。(如用戶登錄後才能看到的內容。)這時用戶不會有受到侵犯的感覺,因為他本身就處於已經定制的環境當中,而廣告也會有更好的效果。例如LinkedIn提供的職位推薦、Facebook提供的贊助商故事、Groupon的個性化折扣信息等。消費者明白並且期待這種廣告的展現。

  確保用戶隨時有權退出遊戲。Hunch的首席科學傢Hugo Liu說,個性化服務如果不給用戶退出的權利,就像建一棟沒有防火梯的大樓(中國的房子都沒有防火梯汗不過大傢可以想象成一棟50層的大廈隻有電梯沒有步梯)。給用戶自由選擇是否要個性化體驗的權利,反而可能留住更多的用戶。因為信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

  隻用最新數據。避免利用歷史數據,不但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還能防止嚇壞用戶。令人驚奇的是,個性化服務最有價值的數據經常是那些公開數據。獲取購買歷史、評價等等可能看上去是挺不錯的,但其實那些數據已經過時瞭,經常跟用戶的現狀不是很相關。信息時代數據很快就變得陳腐,所以用歷史數據很少能得到有價值的信息。

  對於個性化廣告最有價值的數據是下面這些:

  1)設備類型、操作系統和軟件開發工具包。為不同的設備提供個性化體驗是讓廣告吸引用戶的關鍵。有時我們把這叫做定位目標(targeting),其實這就是一個個性化定制的方式。如果識別到用戶在使用Android 2.3.6系統,那就不要用動畫效果;如果識別到用戶在使用iOS 5.1系統,那可以增加一個itunes的一鍵購買按鈕。

  2)位置信息。用戶在哪裡?他/她的周圍在發生什麼?她在購物還是在聽音樂會?她在醫院還是博物館?附近有什麼?位置信息可以讓廣告的效果非常顯著。GPS數據在HTML5裡是可用的。廣告商要敢於要求用戶分享這些數據。

  3)用戶意願。用戶在搜索什麼?4S店還是汽車零件?咖啡還是茶?他們放棄瞭購物車嗎?傾聽微妙的線索非常重要,尤其是重新定位(re-targeting)用戶的時候。數據管理平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綜上所述,要讓個性化廣告達到最好的效果,請不要賣弄技術、不要讓人覺得你掌握瞭太多信息、要勇於建議用戶主動分享那些不太私密的信息。不要過於追求和迷戀那些很難到手的用戶習慣數據,而先利用好手頭上能輕易取得的信息。